讀小學想,要是能像大哥哥一樣長那麼高,可以打籃球,一定很幸福。
讀中學時想,要是能像大學生一樣談戀愛,一定很幸福。
當實習醫師時想,要能像住院醫師那麼威風,一定很幸福。
當住院醫師時又想,要能變成主治醫師,穿自己的白長袍,一定很幸福。
......
一路走過來,等終於變成了心中想望的角色時,有了這個角色的煩惱,又開始努力,等待、盼望另一個角色。
有個臨終病人告訴我,他一輩子都是這樣,以為下一個角色會更幸福,但現在他的人生快走完了,回頭一看,他浪費了這生大部份的時間在等待。
是啊,等待,
很多人認為幸福是外在的擁有。等我有錢,有權、有名、或等我有男朋友、女朋友、車子、房子......我就幸福了。
但幸福實在是一種內在的能力,像走路那麼簡單,學會了馬上可以成立,並且一生都可以用的能力。等待的人總愛把人生際遇當成幸福本身,殊不知那其實只是路況,對走路的人來說,不管情況如何,路總是走著,而真正的幸福還在一路的風景啊。
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